首辆5G救护车投用:救护车与医院急诊“零时差”
今天,随着上海市**人民医院联合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成功完成上海首例5G救护车院前-院内急救演习,预示着“5G+急救”医疗应用场景正在探索提速医院前、医院内的急救流程,进一步提速生命抢救效率,探索构建城市急救新格局。
急救120医生戴上AR眼镜,可将急救车上情况传输到医院急诊室
120医生戴上AR眼镜,把医院急诊医生“带上”救护车
“再让我看一下患者的心电图数据。”“患者哪个部位痛?请再指给我看一下。”
今天,上海市**人民医院虹口院区急诊抢救室内,急诊危重病科主任王瑞兰和心内科张治医生一边盯着显示屏,一边与正向医院疾驰而来的救护车上急救人员对话。
这块医院急诊里的显示屏实时显示着患者的心电图、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信息,更神奇的是,救护车上发生的一切,从患者的手指动作,乃至脸部细微表情,都清楚地“直播”到市一医院急诊5G指挥中心的大屏上。
这正是120急救医生佩戴AR眼镜看到的**视角的图像,换言之,当120医生戴上AR眼镜,相当于把医院急诊医生“带上”救护车,仿佛置身**现场,协同参与急救!
“这个病人主诉胸痛,结合问诊和心电图结果,排除主动脉夹层、肺栓塞,可确定是心肌梗塞,得尽快用抗血栓药物,通知心导管室待命。”随着市一医院医生通过5G指挥中心屏幕与救护车上人员沟通信息的同时,医院内部抢救流程同步调集起来。
此时,这辆救护车距离市一医院还有8公里,约10分钟后,救护车抵达医院,急诊危重病科、心内科等相应学科医生已待命。
随车家属签完手术知情同意书后,患者被直接送往心导管室,准备接受急诊手术。
此时,心导管室已完成术前准备,约再20分钟后,**次球囊扩张将为患者带来新生希望。
下一条:北京房山区120急救车出租转运
【如果您还没有关注“公司名称”手机网站】